明王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276年。南宋滅亡五十年後,元朝統治者日益殘暴黑暗,終於爆發了元末農民起義。朱元璋參加了當時的濠州大帥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分支,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1364年,朱元璋自稱吳王獨霸一方,史稱西吳政權。 1368年,朱元璋稱帝,以應天府(南京)為京師,國號大明,明初定都於應天府,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而應天府改稱為南京。明前期,經過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國力發展迅速,到明成祖時期,國力強盛,萬邦來朝,史稱永樂盛世。其後的明仁宗和明宣宗時期仍處於興盛時期,史稱仁宣之治,國力達到全盛,疆域遼闊。中後期由於與政治腐敗導致國力下降。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檢於煤山自縊,明亡。隨後,滿清入主中原,1662年永曆帝朱由榔被殺,1683年清軍佔領台灣,明鄭結束。明朝商品經濟發達,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明朝是中國繼周朝、漢朝和唐朝之後的繁盛黃金時代,史稱“治隆唐宋”、“遠邁漢唐”。大明,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禦國門,君主死社稷,為後世子孫所敬仰。 滅亡原因: 1、文官集團膨脹,權力過大,以及後期閹黨專政危害統治;) _+ E9 O& B& n0 K4 b& [& _
2、外敵襲擾不斷,政府添兵設餉,軍費較大,造成財政經濟危機;' ^3 e$ \* C9 ~. c. {
3、資本主義萌芽,政府不注重工商業發展,大大限製商品貨幣的流通;
2 ]$ q% G0 z/ a. a4、天災人禍相繼發生,造成流民數量大增,農民起義不斷影響穩定;
6 V6 \3 t y1 t" V$ D5、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自毀長城,幫助滿清撿現成江山。
$ @( u2 {' ?8 @( E+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