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綜合論壇, WK综合论坛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360|回復: 0

[生活常識] 一学即会的中草药辨认方法 千年之经验总结、内功抗打秘传:发声与抗打

[複製鏈接]
累計簽到:27 天
連續簽到:1 天
發表於 2019-11-21 16: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一学即会的中草药辨认方法与自救术。+ c  b1 Y3 [6 l1 C
歌诀:草木中空善治风,叶枝相对治见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毒蛇咬伤就地医,内血面白必戒酒,忍气吞声验内伤。
5 L  W4 s0 _% p* x解释如下:
# G( o2 R; O% W. s" v; Y8 ~* Q1、中空草木可治风:凡是草木中间见空心的都可以治疗风湿骨痛,如治风寒腰腿痛可加一些酒行气活血。一般你不认识的药尽量只外用勿内服。
$ a0 K- i2 F$ J) C4 ~% J2、叶枝相对治见红:凡是草木叶与枝都是同向对生的即可外用止血。
+ T+ @* h' n1 e5 H- w3、叶边有刺皆消肿:凡是叶边有毛有刺的即可治肌肉红肿痛。
9 F: q# }* l, a6 H" ^: `4、叶中有浆拔毒功:凡是叶子经一搓即有粘滑浆的即可治无名中毒或蛇、蝎、蜂、蜈蚣咬伤等。
( [  l. y' e( N7 n7 [5、毒蛇咬伤就地医:凡毒蛇咬伤切勿惊慌失措、拔足狂奔。应冷静地挤或吸出毒汁,然后在原地十平方米范围桔梗内即可找到解药(按第4句话找)。& ^/ y+ a$ ^3 n4 f2 V% g
6、内血面白必戒酒:凡内伤出血的人必面白口渴,此时不论服何药物皆忌与酒同服。以上虽短短数句话,可能在危急中却可产生救命之效,望认真记熟背好,在紧急关头才可自救、救人。
+ O- M' J$ g$ u* c* R. W: ]“忍气吞声验内伤”跌打损伤,外伤为轻内伤为重。一般四肢、肌肉损伤红肿为外伤,那么什么叫内伤以怎么辨别呢?辩解如下:令伤者深吸一口气如吞东西一样吞落咽喉,然后闭住呼吸在确实憋不住时再呼出气!在憋气过程中如自觉伤处犹如针扎样刺痛或刀割样痛,重者则不能憋气此既为内伤之症。然后辨伤在何脏按点穴绝技中五脏伤损秘方救治即可。
附录: 《中医伤科秘验方》
0 c4 g0 S* F! X0 G5 |/ h5 F医学之与武术比拟,恐怕不止难上10倍,故一般之武术家未必会伤科中医之治,不精医则武亦成残缺之技。其实本校所能授你的也只是一般的伤科秘验方,具体之诊治、临床变化非的随师傅诊面灵活加减也,不可不知!* C1 l$ V% e5 z+ `6 y5 A$ l$ u% G
以下传授药方按:头、胸、背、内伤排列:. Z6 Z! h. k' ^1 X# r% q$ `+ Q
一、头部脑外伤验方: * L& _. ^5 M4 E9 H- B) ^
麝香0.6g(开水冲服),川弓6g,血蝎6g(开水冲服),丹参15g, 赤芍9g, 乳香9g, 设药9g, 之桔9g,我木9g, 香附9g,土鳖虫9g,+ n" V8 a, h6 U8 ^$ v$ ~! d
水煎一日一剂分3--4次 服或灌服,主治外伤性颅内血肿,症见头痛成昏迷。
9 `. i( m% m4 N0 O二、胸肋脘腹伤通治方:
9 ?# F: B( {. U' `. h; R' b郁金9g, 香附9g, 炒只壳9g, 制乳没9g, 丹参9g, 元胡9g,瓜萎 皮9g, 制半夏9g, 金橘叶6g.一日一剂分二次服。症见:胸肋闷胀,脘腹痞满,咳呛更甚,痛无定处等症可用。
6 ]! U2 T- O/ B+ c三、胸壁挫伤验方:
/ U, I1 b* X1 j7 j3 b5 N- k  h7 \紫胡15g,郁金10g 挑手10g, 红花10g, 大黄10g, 我木10g, 茯苓10g, 炮甲珠10g,(先煎),元胡6g, 甘草6g,本前子12g,(包煎)。一日一剂分二次煎服,咳痰加杏子10g,陈皮6g, 半夏10g, 疼痛腿显加:白芍12g, 之桔12g,乳香12g,没芍12g.
$ v3 M( @4 H( J- e  h9 X' t+ t8 W四、背部伤损治方:- H6 q. i" C# p5 s
陈皮、乌药、碎补、灵仙、五加皮三枝、我木各4.5g, 当归9g, 红花6g, 肉桂3g, 赤勺6g, 木香6g, 萱香, 水煎分二次服。主治对心部内伤。
* ~2 T7 ^7 R1 u- T注:受伤之治法,重在临症化,以一方统百病,显然是不实际的,在授课过程中各位学员应踊跃举例,方可真正步入伤科之门,否则药方再多也未免失之偏颇,故本篇介绍到此。

8 U" i' n4 K, s0 O《点穴治病术》
# i. Q* x) B8 @8 w# B# _, j3 y点穴伤人乃功夫中至凶者,但点穴就人治病却又是一般药石难愈之疾可霍然而愈,神乎妙术矣?下面告诉你的就是一学即会一用就灵的点穴治病术。
7 y; m8 E5 R# G4 U/ r- |一、腰部扭伤点穴救治术
6 c5 p4 N( j9 E/ y; e4 S" t常见练武者活动欠佳致使腰肌损伤,一歇5-7天方敢活动,影响了练功进程,下面介绍的就是令你在3分钟内即可令扭伤者行走自如2 }; X- m5 C# q: n' {
点穴秘术;不论摔伤哪侧腰肌,即先按那侧大拇指后的“太冲穴”一分钟,然后再按另一脚的“太冲穴”一分钟,之后双侧的“太冲穴”再按一分钟。
+ u# `$ X& G' `" B$ T) s; w
注意:1、本术对腰扭伤患者愈严重愈有效。
6 M5 p8 y/ w0 J* U' ~: d( `2、在3天内救治效果更好。1 `( O! D: y& z' z+ w
3、点穴得用力令患者必须有强烈的酸胀感方才有效。9 P2 H+ }) U$ U) {$ W
二、脚腕扭伤点穴术; i6 [2 G# A8 @0 t- T$ g6 \
脚腕扭伤的机会比要不还要多,是各种扭伤的总和,而且轻微的扭伤即严重影响活动,本法最简单:强力刺激脚底涌泉穴,用拇指强烈按压令患者有强烈的刺痛感,如拇指力量不够时可用中指弯曲用力顶压,令病人有吃不消的感觉即可,约3 - 5分钟即可活动自如。
+ \5 p  E: _* [6 M4 |# z8 G$ L三、急症点穴治病术
3 F5 [# M: Z- w, t$ _1、a跌打摔昏用拇指压:人中穴、合谷穴、百会穴、大椎穴即可(用公鸡冠血点入鼻内即醒)。, L* I% U! Z: g/ `
b打伤气急欲绝按压:肺愈穴、檀中穴、神门穴。: B* P* _# f* o
附:内治法:昏死后用白糖冲热酒, 用白糖二至三两冲热酒饮服,不引酒者用温开水冲白糖愈堕愈妙,无论受伤有多重,服之可免淤血攻心,切勿轻心。如牙关紧闭用半夏在肋边擦,牙关自开灌入。如无半夏打开一牙灌入,此法甚妙,安全实用。
) w$ g$ Q4 n# E( w- C- Bc跌打痛昏的救醒法:取承泣穴、太阳穴、檀中穴按摩片刻即可。此昏后可急用小孩童便(5岁以下)越多越好,服之可免淤血攻心。4 S9 ]9 j% w" t/ \
d、中暑(俗称发痧)推拿法:重拿合谷穴、内关穴、人中穴以醒为度。然后拿委中穴、按足三里穴一分钟,待其醒后取坐势,再拿风池穴十五至二十次。如胸闷则横擦胸部以热为度,最后拿肩井穴十五至二十次。
6 j% J; U4 b1 L7 |" s9 H/ I暑日野外行路,中暑昏迷,求医不得:取道旁热土围在病人肚脐周围,围成圈,令人小便其中即可醒来。5 V. A* |1 H3 A* O  w
内服药法:用陈皮、藿香各15g,研末冲服,如未带药用白姜水冲服。0 A1 L" k3 Y5 p# b2 i7 e& V2 f
刮痧法:在患者胸颈腹肩等用手指钳提,或用瓷匙油刮至皮青紫或出斑。
0 ~9 O$ v9 M$ J7 [5、脑震荡手法急救:昏时可掐人中,拿肩井穴、合谷穴等。一般昏伤除掐人中,拿足跟脉外,可拿腋下筋,肩胛骨旁筋。
$ k9 G8 r9 r0 H9 @" k9 M4 E# r: _6、鼻出血急救:用左右拇指轮流往眉心向上接连推向发际多次,然后用力按压印堂。
, U& a, c, {; a5 ?, T用线扎中指中出,左鼻孔出血扎左指,右鼻孔出血扎右指。/ \/ {' X  W: K  W2 x* t
耳内吹气法:两人同时对患者两耳吹气,吹至十至二十次。: F. N7 E! J( H$ `) t) s2 k' N; n
按老商穴、少商穴止血,老商穴位于拇指与第一指关节之间,确定方法有:
# _6 T- g3 a7 T' f* T①平伸拇指,由指尖中央向第一指关节中央延伸1.75cm至1.85cm处,或指甲低部中央向下0.5cm至0.6cm处。②用另一手指点按此穴会有酸胀感。少商穴位于拇指外侧中央,与老商穴同线。左按左,右按右。本法经多年验证,效果非常好,可当即止血。

5 a; E# c9 Y  {+ S: g[七、武学拾遗]% B# d+ S5 }* Z' d- O
内功抗打秘传:发声与抗打+ c' n& @7 V9 C( c! r+ f. l% p
内功抗打秘中之秘:
6 c( z8 C7 `3 t5 a/ x+ b- F; ua、实战中的内功抗打必须要有前迎之意,不能静待受力,越有前迎之意功力越大。. ^8 c7 p1 e& l
b、抗打功法必须在运动后进行。
( K: f$ x& `0 ^) B5 Ac、抗打功与发声结合可提高抗打能力:即以不同的发声气引向不同的部位来产生瞬间的内功爆发力以抗击外来的打击力量是抗打功夫的真正不传之秘。
8 l" Y% r! w- E  g; I1、击打丹田部位(脐下)时以鼻猛然喷气,发生类似“嘶”的声音则小腹肌肉应声向上抖弹,练功日久则弹力越大,可不畏脚类踢击。
. _7 W6 g+ l/ Q. i8 {, m0 e2、击打两肋时张口发“嗨”声则气自可在肋部鼓荡外抗。
0 ~; W# m: E+ e6 L+ p+ t6 _/ }& F+ k3、击打软肋时以憋气状,张口缩喉,内发“嗳”声,则气可在软肋部鼓荡向外抗击。
$ Z* k4 f: p4 P7 a4 w8 ?4、击打心窝时应咬牙切齿内发“嗯”声则气可达心窝部位向外鼓荡抗击。$ R7 e6 y+ I- @, Y2 w
5、击打头顶时微张口发“哼”声则气可上冲抗击。
% G. q5 w& Y' c+ a+ J记住:以上发声如与打击部位不对后果则适得其反,习者在下可按住部位发声试之。
0 j1 _0 {; x' r/ v) G& Y% r5 ~: F但以上发声亦有主次,当身体正面整体受攻击时,应以鼻发声为主。带脉(腰围)部位受攻击时则应以内发“嗳”声为主,以此来增加这些部位的抗打能力。
0 g* g1 n9 v- v9 k2 j( E本法主要是打与声合,气与力合,并借以练习常人所不练习的那部分肌肉的收缩外弹能力,以求对抗击打能力的一种科学练功方法。
2 P) o5 ?) U- `4 `# ~4 o
& Y, v) s! Y$ l( u) y
回復

舉報

 分享同時學會感恩,一句感謝的話語,就是最大的支持!  歡迎交流討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